福利在线免费,天天操夜夜想,天天搞夜夜,av在线免费网,青青视频二区,婷婷在线精品视频,亚洲美女黄网站

新聞中心

“崗前3分鐘”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
來源:原創文章 作者:本站編輯 發布時間:2018-11-15 00:00:00 瀏覽人次:4208

    “上崗前短短3分鐘的提醒,能有效提示職工注意安全生產一整天。”12日,長江日報記者獲悉,我市已經有武漢盛帆電子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中交二航局等企業,通過類似“崗前3分鐘”的安全提示及培訓,提高員工安全意識,繃緊安全生產這道弦。

    檢查員工身體1分鐘,安全生產教育5分鐘,宣誓1分鐘

    12日,記者來到位于江夏經濟開發區廟山高新技術產業園的武漢盛帆電子有限公司看到,該公司即將開始下午班生產,正在開展“151”崗前安全培訓,即在開展日常交接班、開工及復工工作中,開展崗前檢查員工身體狀況1分鐘,開展安全生產教育5分鐘,宣誓安全生產1分鐘。

    該公司分管安全生產的副總經理李廣濱介紹,公司按照區安委會辦公室要求,自3月至今已在各班組開展“151”崗前安全培訓1200余次。李廣濱說:“這種崗前安全培訓簡便易記、操作性強,對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強化安全觀念、促進安全操作非常管用。”

    截至9月底,江夏區安委會辦公室已對682家企業落實“151”崗前安全培訓制度和安全生產責任“雙承諾”制度情況進行了檢查。

    “151”崗前安全培訓制度來源于一些國有企業的做法,如江夏區武鋼烏龍泉礦推行“班前5分鐘”安全活動,在此基礎上,區安委會辦公室反思總結各類事故教訓,提煉出“151”崗前安全培訓制度,并在全區企業推廣。

    大橋建設每天班前10分鐘“安全交底”

    “我們堅持每天10分鐘的班前交底,所有人實現安全交底、質量交底的全覆蓋。”中鐵大橋局青山長江大橋項目部安全總監郭銘告訴記者,項目從2015年底開工以來,沒有發生一起安全事故。

    郭銘介紹,大橋施工不同于一般工地,主要是高空作業,青山長江大橋工地上,有近20位安全員每天現場巡查安全,檢查工人安全帶是否系好、搭建的平臺是否穩固、臨邊作業是否防護到位……

    楊泗港長江大橋項目部安全監管員王全科說,自己畢業后就一直從事安全工作,現在每天都在現場巡查安全生產情況,工人們進場前必須接受培訓和體檢,每天上班前會被告知當天任務和注意事項,采取哪些緊急救援措施等,以保證施工安全。

    每天班前喊話提醒注意安全

    “今天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塔吊安裝,大家在塔上工作時一定要注意系好安全帶,要防止上面雜物墜落。”“今天的主要任務是打鋼管樁,大家在作業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佩戴好防護用品,防止機械傷害。”“今天的主要工作是鋼筋籠制作,大家切勿飲酒作業,在機械操作過程中一定要細心,要注意安全,禁止違規操作。”

    這是每天發生在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伍家崗長江大橋項目部施工現場“班前喊話”的一幕幕,項目部有20多個班組。2017年初開工至今,項目堅持抓牢安全生產作業。

    “為將安全工作落到實處,項目部利用班前早班會,通報前一天安全作業情況,強調當天作業的危險點、安全措施控制要點,并將班前喊話情況在項目部群內通報。”項目部安全總監王毅說,通過“班前喊話”提高了項目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項目至今沒出現任何安全事故。

    “智能安全繩”自動鎖死防高空墜落

    長江日報記者從市建委了解到,為減少建筑工地高墜事故的發生,確保安全生產,我市正推進建設工地使用智能安全繩。自6月推廣以來,高墜事故發生數明顯降低。

    前不久,記者走訪了武漢復地漢正街項目所在地,現場觀摩了“智能安全繩”的使用。和普通安全繩相比,該繩運用了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可以實現2米高空自動鎖死,監測設備和人員狀態,防止建筑工人高空墜落。

    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減少高墜事故發生,今年6月,市建委組織建筑施工企業與科技企業共同研究,經2個多月研發,防高墜成果“智能安全繩”順利誕生,在我市建設工地全面推廣運用。

    記者在工地看到,這種智能安全繩由高空智能安全鎖、高空管理作業云平臺、高空安全帶、防解安全磁扣等部分組成。“佩戴和使用都不會改變原有高空作業的流程和使用習慣,入門簡單。”現場的工人說。

    “懸空作業時,一旦高度超過2米,安全繩就會自動鎖死,工人無法自己開鎖,需向地面的安全員發出解鎖請求,安全員通過后才能解開安全繩。”研發方公司負責人介紹,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功能,需要運用到物聯網、傳感、大數據算法等技術。智能安全鎖還可以實時采集設備高度、震動等各類參數,通過算法得出設備狀態、作業狀態。 

    轉載自長江日報

分享到: